“西藏工匠”久米次成:“讓古籍成為更多人的良師益友”
“做好傳承,是我們對古籍保護事業最高的敬仰?!闭勂鸸偶Wo,年過五旬的久米次成字字鏗鏘。
作為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和羅布林卡管理處古籍普查團隊中的一員,久米次成和其他三位同事負責的準增頗章(持舟殿),相當于羅布林卡的藏經閣,其中古籍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殿內四周高聳的經架上,堆放著數以千計的經典古籍,內容涵蓋宗教、建筑、藝術、醫學、歷史、語言、文學、哲學等領域。這些古籍或書寫或印刻在長條藏紙上,由上下兩塊木板夾護,這種獨特的裝幀方式,被稱為“梵夾裝”。
古籍普查登記,是古籍保護利用的基礎性工作。5年來,羅布林卡管理處古籍普查團隊通過手寫和電腦錄入形式,就每部古籍的內容、材質、年代、重量、尺寸、破損等情況,一一記錄并提出修復建議,為古籍辦理“身份證”,出具“體檢單”。同時普查團隊還給完成普查的古籍在原編號的基礎上又新分類了10個序號。久米次成解釋說:“這個方法非常好用,數字對應著登記冊上的古籍名稱,不僅為古籍的管理使用提供了更高效的檢索方式,同時也減少了因反復翻閱造成的破損風險?!?/p>
2022年,自治區藏醫院在相關重點研究工作中,專家學者利用古籍編號,精準查閱了所需資料?!白尦休d古人智慧結晶的古籍走出庫房、發揮作用,是我們最大的心愿!”久米次成說。
久米次成和古籍的緣分由來已久。從16歲初次在山南市敏竹林寺研習經典接觸古籍,后來去北京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深造,到最后入職羅布林卡管理處,久米次成長年耕耘在古籍保護事業中——
羅布林卡歷次文物保護修復工程中,他以其對藏、梵文種以及書法的嫻熟運用,出色完成了重要文書的書寫任務。
2006年起,他全程參與傳世極少、文獻價值不可替代的貝葉經修復工作,獲得了自治區“突出貢獻個人”榮譽稱號。
他數十載筆耕不輟,出版了藏、梵文書法專集《世傳妙苑》《印藏班智達和譯師之梵文蘭札體和烏爾都體傳承》《吞彌墨顏》等專著,在西藏非遺傳承領域建樹頗多。2017年,久米次成入選西藏第一批“西藏工匠”。
相比榮譽和頭銜,久米次成樸素、謙虛的為人,以及對事業的追求和熱愛,更是讓人稱道。
“書籍猶如孜孜不倦的導師,古籍更是如此!” 久米次成告訴記者,他從小酷愛書法,一直有臨摹各類梵文字體的習慣。曾經記錄的一段梵文內容極為少見,久米次成鉆研了許久、請教了多位專家仍不解其意。
多年后,在一本塵封的古籍中意外發現同樣的梵文內容,并且書中還配有詳細的音譯、意譯等內容,多年的疑惑得以解開。欣喜之余,久米次成暗下決心:要讓古籍成為更多人的良師益友。
為此,久米次成利用每天的午休時間,為慕名前來的學生無償傳授藏、梵文書法等,受教學員上千人。同時,他還注意搜集羅布林卡內殿堂壁畫上的文獻資料,其研究成果正著手收錄成冊出版。
“國家對文物古籍的保護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們要抓住這一好時機,讓更多的文物古籍重見光明,煥發絢麗光彩!”久米次成信心滿滿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啟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千家萬戶大宣講
在拉薩市林周縣邊角林鄉當杰村,村黨支部副書記、宣講員索朗仁青把宣講搬到了植樹造林現場,與村民席地而坐,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詳細] -
馬文軍:扎根乃東22載 讓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
個子不高,皮膚黝黑,一口甘肅口音,是西藏山南瑞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南瑞信公司)負責人馬文軍給人的第一印象。[詳細] -
怒江源頭區域新發現疑似墓葬群
“當地牧民群眾一般稱這些遺跡為‘準噶爾強西’,認為是準噶爾人的廢墟。初步判斷應該是古墓葬遺址?!?a href='../../../rediscovery/202304/t20230420_7401696.html' target="_blank">[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