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乾隆寶藏幣的發行看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維護國家主權
面值一錢五分的乾隆寶藏幣。圖片來源于《中國西藏錢幣》 楊璇提供
乾隆通寶。圖片來源于《中國西藏錢幣》 楊璇提供
西藏自16世紀中期開始流通尼泊爾鑄幣,隨后西藏地方政府與尼泊爾馬拉王朝訂立鑄幣條約,由西藏提供白銀,尼泊爾為其打造流通貨幣,自此藏尼銀幣貿易開始大規模發展。18世紀以后,尼泊爾馬拉王朝向西藏提供的鑄幣開始摻雜大量合金,銀幣純度下降。在尼泊爾廓爾喀王朝建立后,又復行含銀量較高的新幣。廓爾喀王朝遂欲以1︰2的新舊幣兌換比例與西藏簽訂協議,遭到西藏地方政府拒絕,雙方長期就此事協商未果,廓爾喀便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兩次舉兵入侵西藏,后由乾隆皇帝派大將軍??蛋驳热寺受娙氩?,才得以擊退廓爾喀軍。戰后,西藏其時流通貨幣問題引起清朝中央政府的關注和思考,并促使乾隆皇帝萌生了早期的國家貨幣主權思想。
閱讀全文請點擊:http://www.ctibet.org.cn/magazine/2023/02/index_34.htm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