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多來,青海牢記總書記囑托,抓住機遇,依托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著力推動清潔能源開發、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儲能多元打造,清潔能源建設跑出加速度,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清潔能源企業在青海集聚發展。
五年來,西藏全區科技界著力提升創新體系效能,持續優化創新政策環境,逐步拓寬創新投入渠道,西藏全社會研發經費年均增長17.5%;財政科技支出占GDP比重達到0.4%。
近日,在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華藏寺鎮栗家莊村的二茬紅葉萵筍試驗種植基地里,菜農們正忙著分揀、包裝、裝車,一派忙碌景象。
由昌都市消防救援支隊新城聯絡路特勤站一級消防士、裝備技師、特種車輛駕駛兼操作員李飛參與研發的“折疊式滅火器背架”“隧道滅火消防車”專利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記者從北京師范大學了解到,該??蒲袌F隊聯合多國學者研究發現,我國青藏高原可能是一個處于激活狀態的全新氣候臨界要素。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與國外科研團隊合作,通過對植物花粉化石中功能類似于“防曬霜”的化合物研究,發現紫外線輻射增強是導致二疊紀末陸地生物大滅絕的重要原因。
蘭州大學生態學院青年研究員劉向介紹,生物多樣性與傳染性疾病風險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祁連山已建立10個科學觀測研究站,涉及荒漠、草地、凍土、森林、濕地等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同樣是“摸清家底”,蘭州大學生態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立勛團隊關注的重點則是祁連山的物種多樣性。
近日,西藏自治區女科技工作者聯合會成立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拉薩召開。
去年9月,我國科研人員在珠峰東絨布冰川6212米處,成功采集到須彌扇葉芥的種子,刷新了我國植物種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紀錄。
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機構的趙新全科研團隊憑借“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系統原真性保護與再野化實踐”項目,獲得“保爾森獎”自然守護類優勝獎。
在退化泥炭沼澤中,水位降低將泥炭沼澤土壤剖面劃分為環境差異的三層:表層有氧層、深層厭氧層和有氧厭氧過渡層。
有“地球第三極”和“世界屋脊”之譽的青藏高原,其東北部是什么時候快速隆升到如今的海拔高度?隆升過程對生態環境有何影響?這些學術議題長期以來備受科學家關注。
該項創新工作提出了基于孢粉的定量重建海拔的植被新指標,為探索青藏高原隆升過程研究開拓了新視野,有力地推動了孢粉學科的發展。